收藏本站
-
设为首页
-
网站地图
首页
Home
关于百贺
About Us
产品中心
Products
新闻中心
News
技术资料
Technical Data
客户案例
Cases
联系我们
Contact Us
技术资料
/ Technical Data
技术文章
资料下载
产品搜索
徕卡金相显微镜
奥林巴斯显微镜
BAHENS百贺仪器拥有一支朝气蓬勃,勇于创新,团结协作的精英团队。公司倡导创造价值,培养使命感、责任感、荣誉感和成就…
阅读更多>>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
>
技术文章
倒置金相显微镜的校准流程
发表时间:2025-06-17 点击次数:206 关键词: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倒置金相显微镜
倒置金相显微镜作为材料显微组织观察的核心设备,其校准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以下是一套系统的校准流程,涵盖光学系统、机械系统及测量功能的全 面校准,适用于科研、质检等场景:
一、校准前的准备工作
1. 环境要求
实验室温度稳定在 20±5℃,湿度≤65%(避免光学元件受潮发霉)。
远离振动源(如离心机、压缩机),工作台需固定防震,水平度误差≤0.5mm/m。
电源需配备稳压器(电压波动≤±5%),避免强光直射显微镜。
2. 设备检查
确认物镜(5×、10×、20×、50×、100×)、目镜(10× 为主)安装牢固,无松动或偏心。
载物台移动顺畅,X/Y 轴行程刻度归零准确,Z 轴(调焦旋钮)无空程误差。
光源系统(卤素灯 / LED)亮度均匀,滤光片(如绿色、蓝色)安装到位,光阑调节灵活。
二、光学系统校准流程
1. 物镜放大倍率校准
步骤 1:安装标准显微尺
将 10μm 刻度的标准显微尺置于载物台中央,用 4× 物镜(若有)或 5× 物镜对焦,使刻度线清晰成像。
步骤 2:倍率标定
在目镜中观察标准尺,记录目镜分划板(若有)与标准尺的刻度重合数。例如:目镜分划板 10 格对应标准尺 50μm,则实际倍率 =(50μm/10 格)÷ 分划板单格理论值(如 10μm / 格)=5×,与物镜标称值一致。
若为数字成像系统,通过软件拍摄标准尺图像,测量图像中 1mm 标准尺的像素长度,计算实际放大倍率(如 1mm 对应 1000 像素,像素尺寸 = 1μm / 像素,对应 10× 物镜理论像素尺寸 10μm / 像素,误差应≤±1%)。
步骤 3:全物镜校准
依次更换 10×、20×、50×、100× 物镜,重复上述步骤,记录各物镜倍率误差,超出 ±2% 需重新标定或维修。
2. 分辨率校准(物镜性能)
使用分辨率板(如 USAF 1951)
将分辨率板置于载物台,用 10× 物镜对焦,逐渐切换至高倍物镜(如 50×、100×)。
在目镜或成像系统中观察分辨率板上的zui小可分辨线对(如 100× 物镜应分辨 1μm 以下线宽),与物镜标称分辨率(如 100× 油镜分辨率约 0.2μm)对比,误差≤10% 为合格。
3. 光轴与中 心校准
光轴同轴度
用 10× 物镜观察试样,旋转载物台(若可旋转),若图像中 心偏移量≤0.5% 视场直径,说明光轴同轴度达标;否则需调节物镜转换器的zhong心螺丝,使旋转时图像zhong心固定。
照明系统中 心
关闭孔径光阑至zui小,观察视场中光阑像是否位于zhong心,若偏移需调节聚光镜的zhong心调节旋钮,直至光阑像与视场zhong心重合,再缓慢开大光阑至充满 80% 视场。
4. 相衬 / 偏光功能校准(若适用)
相衬校准
更换相衬物镜,插入对应相衬环(如 Ph1、Ph2),观察相衬校准板上的相位光栅,调节相衬环位置,直至光栅图像对比度zui大且无晕轮,确保相位环与物镜匹配。
偏光校准
插入起偏器和检偏器,旋转检偏器至正交位置(视场全黑),此时消光比应≤1%(即视场亮度≤1%),若漏光明显需调整偏光镜角度或更换偏光元件。
三、机械系统校准流程
1. 载物台平面度校准
使用光学平晶
将光学平晶置于载物台,用 10× 物镜对焦,观察平晶表面的干涉条纹(牛顿环)。
若条纹弯曲度≤1 条(对应平面度≤0.3μm)为合格,超过需调整载物台支撑螺丝或更换平面度更高的载物台。
2. X/Y 轴位移精度校准
使用激光干涉仪
将激光干涉仪的反射镜固定在载物台侧面,设置软件记录位移数据。
手动或自动控制载物台沿 X 轴移动 10mm,重复 3 次,测量值与理论值误差应≤5μm(精度要求高的设备需≤2μm),否则需校准丝杆螺距或调整编码器参数。
3. Z 轴(焦距)位移校准
高度测量精度
用标准厚度块(如 100μm、500μm)置于载物台,调节 Z 轴对焦,记录高度读数。
重复测量 3 次,误差应≤±2μm(对于 100× 物镜,焦深仅约 1μm,需更高精度),否则需校准 Z 轴编码器或调整调焦机构的空程误差(空程量≤5μm)。
四、测量功能校准(数字系统)
1. 长度与角度测量校准
长度校准
在软件中导入标准显微尺图像,设定校准系数(如 10μm 对应 100 像素,则 1 像素 = 0.1μm)。
测量标准尺上已知长度(如 100μm 线段),重复 5 次,测量值与理论值误差≤±0.5%,否则需重新校准像素当量。
角度校准
使用标准角度板(如 30°、60°、90°),拍摄图像后用软件测量角度,误差应≤±1°,超出需检查软件算法或硬件编码器精度。
2. 硬度测量附件校准(若配备)
使用标准硬度块
选择与设备测量范围匹配的标准块(如 HV1000、HV500),在块面上均匀打点 5 次。
测量值与标称值偏差≤±3%,且 5 次测量的标准差≤2%,否则需校准压头垂直度或载荷精度(载荷误差≤±1%)。
五、校准后的验证与记录
1. 验证试样观察
用已知组织的标准试样(如退火低碳钢、淬火轴承钢)观察:
组织细节清晰可辨(如铁素体晶界、马氏体针状结构),无明显像差(如色差、球差)。
拍摄图像的分辨率与校准后的倍率一致(如 100× 物镜下像素尺寸 0.1μm / 像素)。
2. 校准记录与周期
记录内容
校准日期、环境参数、校准工具编号、各项目测量数据及误差分析。
生成校准证书,注明下次校准周期(通常 6-12 个月,或设备搬迁、维修后需重新校准)。
3. 异常处理
若校准中发现物镜倍率偏差 > 5%、载物台位移误差 > 10μm、光轴偏移 > 1% 视场,需立即停用设备并联系厂家维修,禁止带故障使用。
六、日常维护与校准技巧
光学元件保养
每周用无尘纸蘸乙醇擦拭目镜、物镜前端,避免用手触碰镜片(指纹需用专用镜头纸清洁)。
长期不用时,物镜需卸下放入干燥盒,载物台表面涂抹防锈油(不锈钢台面可省略)。
机械系统维护
每月给 X/Y/Z 轴导轨添加微量润滑油(专用钟表油),防止干涩卡顿,擦拭导轨上的灰尘和碎屑。
定期检查载物台螺丝是否松动,尤其是移动机构的连接件,避免位移精度下降。
光源系统维护
卤素灯寿命约 2000 小时,亮度明显下降时需更换(更换后需重新校准光源均匀性)。
LED 光源需检查散热风扇运转是否正常,避免高温导致光衰。
免责声明:本平台文章均系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所转载文章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作删除处理以保证您的权益!
上一篇:
金相试样抛光机的
下一篇:
碳氢氮元素分析仪
与此资讯相关条目
更多>>
再创里程碑,徕卡显微系统广州客
钢材基本知识--钢的分类
钢材基本知识--黑色金属和有色
金相试样制作的流程
便携式金相显微镜在当代起到的
热点新闻推荐
更多>>